“花了几万块,孩子没一点进步 —— 这种坑能避开吗?” 自闭症康复的 “效果不确定性”,是家长最大的焦虑。星贝育园用 “三个月无效全额退款” 的承诺,给家长一颗定心丸。
“花了几万块,孩子没一点进步 —— 这种坑能避开吗?” 自闭症康复的 “效果不确定性”,是家长最大的焦虑。星贝育园用 “三个月无效全额退款” 的承诺,给家长一颗定心丸。但这份承诺不是 “盲目保证”,而是基于 “可量化目标”“科学干预流程” 的专业底气。
承诺的核心是 “三个可测目标”:一是 100% 完成多动与刻板行为干预(比如从 “满场跑到能在座位上待着”“拍手频率减少 80%”);二是 100% 实现 30 分钟安坐(上课不跑、不趴桌);三是 100% 达成 15 秒眼神对视(能看着老师说话)。这三个目标不是 “拍脑袋定的”,而是所有学习的基础 —— 孩子坐不住、不看人,就算请再好的老师,课程也无法有效吸收。
为了达成目标,干预流程像 “精密齿轮”:20-30 天评估后,老师会把大目标拆成 “小阶梯”。比如练安坐:第 1 周目标 5 分钟(配合零食奖励),第 2 周 10 分钟(加 “安坐小明星” 贴纸),第 3 周 15 分钟(减少奖励,增加 “能安坐就可以玩 10 分钟喜欢的玩具” 的关联)。每个小目标达成后,老师会拍视频给家长,让进步 “看得见”。
有个孩子初来时 “坐 1 分钟就跑”,老师用 “感统游戏 + 正向激励” 干预:先通过 “滑板俯冲” 消耗精力,再练安坐;每坐满 1 分钟,就贴一颗星星,集满 5 颗换一次玩秋千。2 个月后,他能安坐 25 分钟,家长在视频里看到他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激动得哭了。
“无效退款” 不是 “终点”,而是 “监督起点”。星贝育园每周会开 “进度会”,用数据复盘:目标完成了多少?哪些方法有效?需要调整什么?如果发现孩子进步慢,会立刻加派老师(从 1:2 变成 1:1),或更换干预方法(比如从 “游戏引导” 换成 “音乐辅助”)。这种 “动态调整” 机制,让 “无效” 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对家长来说,承诺的意义不止于 “退钱”,更在于 “机构敢为效果负责”。当康复有了 “可量化目标”“动态调整”“兜底保障”,焦虑会少很多 —— 因为你知道,孩子的每一步进步,都有专业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