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每天清晨的穿衣场景中,总有一道特别的风景:许多孩子穿上裤子后,会立刻蹲下身,反复将裤边卷起,即便裤边被抚平,也会重新调整到特定的高度。这个看似重复的动作,曾让老师们感到困惑,直到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才揭开了背后的秘密 —— 这是自闭症儿童通过调节小腿触觉来构建安全感的独特行为模式。
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每天清晨的穿衣场景中,总有一道特别的风景:许多孩子穿上裤子后,会立刻蹲下身,反复将裤边卷起,即便裤边被抚平,也会重新调整到特定的高度。这个看似重复的动作,曾让老师们感到困惑,直到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才揭开了背后的秘密 —— 这是自闭症儿童通过调节小腿触觉来构建安全感的独特行为模式。
自闭症儿童的感官系统往往异于常人,他们对触觉的感知尤为敏锐。普通裤子的布料材质、裤边与小腿的贴合程度,甚至裤脚随风飘动的细微触感,都可能成为刺激源。对杭州星贝育园的孩子们来说,将裤边卷起,能让小腿摆脱布料的束缚,减少摩擦感,同时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获得的凉爽触感,会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心。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如同他们生活中的 “安全开关”,一旦被打破,就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情绪。
起初,老师们并不理解孩子们的坚持,担心卷裤边会影响保暖或美观。直到一次户外活动,有个孩子因裤边被老师无意放下而情绪崩溃,甚至拒绝继续参与活动。这次经历让老师们深刻意识到,尊重孩子们的特殊需求才是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从此,学校开始尝试从细节入手,理解并支持孩子们的行为模式。
在采购校服时,学校特意选择柔软、透气且不易起皱的面料,最大程度减少裤子对小腿的刺激;同时,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不同宽度的松紧带,方便他们根据自己的触觉喜好调整裤边。老师们还设计了简单的教学方法,手把手教孩子们卷裤边,将这个行为转化为可引导的生活技能。“先抓住裤边,轻轻向上卷一圈,再调整到自己喜欢的高度,就像给小腿戴上舒适的‘小围巾’。” 温和的语言和耐心的示范,让孩子们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
随着时间推移,“卷裤边” 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成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特殊方式。当孩子们主动展示卷好的裤边时,老师们会给予真诚的鼓励;当发现孩子因裤边问题而烦躁时,老师会蹲下身,用同样的方式帮助他们调整。这种默契的互动,让孩子们在熟悉的行为模式中获得了稳定感,也逐渐建立起对老师和环境的信任。
在杭州星贝育园,每一个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都藏着自闭症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学校的老师们深知,与其强行纠正,不如用理解和包容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环境。通过尊重 “卷裤边” 这样的行为模式,他们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对触觉的特殊需求,更在细微之处传递着关爱与温暖。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教育之路上,杭州星贝育园始终秉持着耐心与专业,用一个个温暖的细节,帮助自闭症儿童在自己的节奏中探索世界,让他们在被理解和接纳的氛围中,逐渐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