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更衣室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穿上裤子后,一定要将裤腰使劲提到肚脐上方,即便裤子勒得腹部难受,或是影响正常活动,也坚决不愿放下。一旦有人试图调整裤腰位置,他们就会情绪激动,甚至哭闹不止。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实则是自闭症儿童身体感知异常与固定行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更衣室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穿上裤子后,一定要将裤腰使劲提到肚脐上方,即便裤子勒得腹部难受,或是影响正常活动,也坚决不愿放下。一旦有人试图调整裤腰位置,他们就会情绪激动,甚至哭闹不止。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实则是自闭症儿童身体感知异常与固定行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本体感觉障碍,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压力和运动状态感知不准确。将裤腰提到肚脐位置,能为他们的腹部带来稳定、强烈的压力感,这种特殊的触觉反馈有助于他们建立对身体的空间认知,获得安全感。同时,自闭症儿童习惯重复固定的行为模式,一旦某次穿裤子时将裤腰提到肚脐的行为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和稳定感,这一动作便会被不断强化,形成难以改变的行为定式。
为帮助孩子们缓解因身体感知与行为模式带来的困扰,杭州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制定了一套科学且富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学校从改善孩子的身体感知体验出发,为孩子们挑选特殊设计的裤子。这些裤子采用柔软、有弹性的面料,腰部配备加宽的松紧带,既能提供适度的包裹感,又不会因过紧造成不适。同时,老师们在裤腰内侧缝制了柔软的衬布,减少摩擦,让孩子在穿着时获得更舒适的触觉体验。
在行为引导方面,杭州星贝育园采用分步脱敏的方式。老师们先通过温和的语言和肢体接触,安抚孩子的情绪,再尝试与孩子沟通裤腰位置的调整。例如,在孩子穿好裤子后,老师会轻轻握住孩子的手,一边用轻柔的语气说:“我们让裤子稍微往下一点,这样小肚子会更舒服哦”,一边缓慢地帮助孩子将裤腰下移一点。每次调整的幅度都很小,确保孩子能够接受,当孩子没有抗拒时,老师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 “你真勇敢”,逐步建立孩子对调整裤腰的积极认知。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合适裤腰位置的概念,学校设计了可视化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绘制了生动的图示,展示不同裤腰位置下身体的状态,如裤腰在肚脐上方时腹部紧绷的样子,以及裤腰在合适位置时身体舒展、舒适的状态。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模拟 “小模特” 展示正确穿着裤子的样子,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接受合适的裤腰位置。
杭州星贝育园深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向家长讲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指导家长在家中采用与学校一致的干预方法。此外,学校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老师会及时分享孩子在学校的训练进展,家长也能反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双方共同调整干预策略,形成持续、统一的支持环境。
在杭州星贝育园,每一次对裤腰位置的调整尝试,都是孩子们突破自我的重要一步。从最初的抗拒到慢慢接受改变,从固执坚持到能够理解合适的穿着方式,这些点滴进步的背后,是老师们的专业与耐心,以及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通过科学的干预和温暖的陪伴,学校正帮助自闭症儿童跨越身体感知与行为模式的障碍,迈向更舒适、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