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11-8953

星启帆自闭症寄宿学校
XINQIFANZIBIZHENGXUEXIAO
Recover a child, make a family happy
News
娃聊天突然 “跑飞”?别慌!这样回应超有效
来源: | 作者:education-100 | 发布时间: 2025-05-08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孩子正聊着早餐的面包,突然说起三天前看到的车轮,许多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室里,这样 “思维跳线” 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看似毫无关联的话语,实则是自闭症孩子独特的 “语言密码”,而老师们正用专业与耐心,解码这些特殊的交流方式。

当孩子正聊着早餐的面包,突然说起三天前看到的车轮,许多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室里,这样 “思维跳线” 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看似毫无关联的话语,实则是自闭症孩子独特的 “语言密码”,而老师们正用专业与耐心,解码这些特殊的交流方式。

在星贝育园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们经常遇到孩子突然转换话题的情况。有的孩子在听故事时,听到 “大海” 一词,便立刻开始讲述自己去年看到的蓝色塑料袋;还有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答案与提问风马牛不相及。但老师们明白,这些 “跑题” 并非故意捣乱,而是自闭症导致的思维模式差异。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被特定事物吸引,联想方式也异于常人,因此会出现跳跃性的语言表达。

为了接住孩子的 “思维跳线”,星贝育园的教师团队总结出一套实用方法。首先,老师们不会强行纠正孩子的话题,而是以接纳的态度回应。当孩子突然说起不相干的内容时,老师会认真倾听,用点头、回应 “原来是这样” 等方式给予关注。这种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表达被重视,增强了交流的信心。

其次,老师们会尝试寻找孩子 “跑题” 话语中的逻辑线索。比如孩子从 “面包” 跳到 “车轮”,老师会思考两者可能的关联 —— 或许是面包的圆形让孩子联想到车轮。一旦发现潜在联系,老师就会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拓展话题。“你觉得面包和车轮形状很像对吗?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既延续了孩子的兴趣点,又能逐步培养其思维连贯性。

在星贝育园的生活区,同样注重对孩子语言表达的引导。生活老师在与孩子聊天时,会根据孩子的 “思维跳线” 灵活调整对话节奏。如果孩子突然从整理衣物聊到天上的飞机,老师会顺着飞机的话题展开,询问孩子 “你喜欢飞机吗?觉得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呢”,在轻松的互动中,帮助孩子练习语言组织和逻辑思考。

学校还为家长们开设了专门的沟通课程,教导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 “思维跳线”。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家长们学习到如何在对话中保持耐心,避免急于纠正或打断孩子。一位家长分享道:“以前总觉得孩子说话没逻辑,现在我试着跟着他的思路走,发现原来他的小脑袋里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想法。”

在星贝育园,每一次看似 “跑题” 的对话,都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窗口。老师们用包容和智慧,接住孩子抛出的每一个 “思维跳线”,在看似无序的交流中,搭建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当我们学会以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那些曾经让人困惑的 “跑题” 话语,终将成为打开他们心灵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走进那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