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开展的种植体验活动中,部分自闭症儿童对触摸幼苗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从种植活动中获取成长与体验的机会。深入剖析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推动自闭症儿童在种植活动中的全方位发展意义重大。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开展的种植体验活动中,部分自闭症儿童对触摸幼苗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从种植活动中获取成长与体验的机会。深入剖析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推动自闭症儿童在种植活动中的全方位发展意义重大。
自闭症儿童抵触触摸幼苗的原因较为复杂。从感官层面来看,幼苗独特的柔软与湿润触感,对于触觉系统高度敏感的他们而言,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刺激。例如,一些孩子对轻微的潮湿感觉反应强烈,会将其联想为沾上黏腻物质,从而本能地抗拒。在心理方面,自闭症儿童习惯依赖固定的行为模式与生活秩序,而接触陌生的幼苗打破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引发不安。此外,过去类似情境中不愉快的经历,如不小心弄断幼苗后受到斥责,也会让他们对触摸幼苗产生恐惧心理。
针对这些根源性问题,我们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感官适应环节,可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帮助儿童适应幼苗触感。首先,让孩子们戴上薄手套进行触摸,手套能够缓冲直接接触的刺激,待他们适应后,逐步更换更薄的手套,直至能够直接触摸幼苗。同时,准备丰富多样不同质地的物品,从与幼苗质地相近的开始,逐渐过渡到差异较大的质地,引导孩子们依次触摸感受,拓宽他们对不同触感的接受范围。比如,先从柔软顺滑的丝绸手帕开始,接着是具有柔软多孔质地的海绵,最后过渡到幼苗的自然质地。
从心理建设角度出发,建立积极联想是关键。每次接触幼苗前,工作人员应用温和且充满希望的语气向孩子描述种植活动的美好前景,如 “轻轻触摸这些幼苗,它们会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还可将触摸幼苗与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或奖励紧密相连,比如,成功触摸一次幼苗,就可以玩一会儿他们最钟情的玩具。此外,创造熟悉感至关重要。在活动开展前,通过播放幼苗从种子发芽的生长过程视频,或者展示相关图片,让孩子们对幼苗的成长有更深入的了解,降低陌生感。在活动场地摆放一些孩子们日常熟悉的物品,也能有效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引导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动作必须轻柔、缓慢,为孩子示范正确的触摸方式,如轻轻用手指触碰叶片。同时,时刻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暂停并给予安抚,绝不能强迫。比如,当孩子出现皱眉、退缩等抵触表现时,工作人员要马上轻声安慰,并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不会引发抵触的环节,如观察旁边已经长大的植株。
此外,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利用同伴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些自闭症儿童在看到其他孩子顺利触摸幼苗并获得乐趣时,可能会受到感染,尝试克服自己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可以挑选较为勇敢、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先进行示范,引导其他孩子模仿。
通过上述从感官适应、心理建设到实际引导,以及借助同伴力量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措施,能够逐步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对触摸幼苗的抵触情绪,让他们在种植体验活动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收获成长与快乐,进一步助力其康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