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11-8953

星贝育园(星启帆)自闭症寄宿学校
XINGBEIYUYUAN(XINQIFAN)ZIBIZHENGXUEXIAO
Recover a child, make a family happy
News
别小看!孩子频繁撕纸的怪癖,杭州星贝育园揭开自闭症线索​
来源: | 作者:星贝育园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6-23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有频繁撕纸的行为,一张普通的纸片在孩子手中可能很快就被撕成碎片,甚至孩子会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一动作。起初,很多家长或许会觉得这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从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杭州星贝育园的专业人士提醒,对于孩子这种看似普通的 “怪癖”,家长们可别小看,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信息。
当孩子频繁撕纸时,家长们往往容易将其简单归结为调皮捣蛋或者是处于手部动作发展阶段的自然行为。确实,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孩子通过触摸、抓握、撕捏等动作来感知物体的质感和特性,这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这种行为通常是阶段性的,且不会表现出过度的执着和重复。而当孩子出现频繁且持续的撕纸行为,甚至对撕纸表现出异于寻常的专注和迷恋时,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杭州星贝育园在长期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早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模式,而频繁撕纸就是其中之一。自闭症儿童由于在社交沟通、语言发展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障碍,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重复的、刻板的行为来寻求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撕纸这一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满足感官需求的方式,纸张被撕开时发出的声音、产生的触感变化,都可能成为吸引他们的因素。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撕纸行为是否与自闭症有关呢?星贝育园的老师指出,除了频繁撕纸外,家长还可以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其他伴随症状。比如,孩子是否在与人交流时缺乏眼神接触,是否对他人的呼唤反应迟钝,是否语言发展迟缓或存在语言重复、刻板等现象,是否对特定的物品或环境表现出强烈的执着,以及是否在社交互动中存在明显的困难等。如果孩子不仅频繁撕纸,还伴有上述这些行为特征,那么家长就有必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
面对孩子频繁撕纸的行为,家长首先要避免过度焦虑和指责。指责孩子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不安,进而加剧他们的行为。相反,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和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如果怀疑孩子的行为可能与自闭症有关,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如咨询儿科医生、儿童心理专家或前往像杭州星贝育园这样专业的机构,让孩子接受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家长可以尝试为孩子提供其他适合的感官刺激活动,如玩橡皮泥、捏海绵、触摸不同质地的布料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从而减少对撕纸的依赖。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如拼图、搭积木等,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的社交和认知发展。
此外,家长还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自闭症儿童往往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稳定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有章可循,这有助于减少孩子的焦虑情绪和刻板行为。
总之,孩子频繁撕纸的 “怪癖” 背后可能隐藏着自闭症的线索,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看。及时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异常行为,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干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和科学的干预措施,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