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在公众场合突然大声尖叫,通常和他们难以处理外界刺激有关。比如商场里明亮的灯光、人群嘈杂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可能像“太响的闹钟”一直响,身体受不了就会用尖叫表达难受。有些孩子对触觉敏感,衣服标签摩擦皮肤、鞋子挤脚的感觉,也会让他们突然烦躁到尖叫。
自闭症儿童在公众场合突然大声尖叫,通常和他们难以处理外界刺激有关。比如商场里明亮的灯光、人群嘈杂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可能像“太响的闹钟”一直响,身体受不了就会用尖叫表达难受。有些孩子对触觉敏感,衣服标签摩擦皮肤、鞋子挤脚的感觉,也会让他们突然烦躁到尖叫。
环境变化也是常见原因。比如平时习惯走固定路线回家,某天在商场里方向变了、周围气味不一样,孩子会因为“和熟悉的不一样”感到害怕,尖叫是想“让世界回到原来的样子”。还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弱,想喝水或不舒服时说不出来,只能用尖叫让别人知道自己需要帮助。
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老师发现,有些孩子尖叫是因为感官“过载”。比如超市里同时有广播声、推车声、人们说话声,多种声音混在一起像“乱成一团的毛线”,孩子大脑处理不了就会用尖叫“推开”这些声音。老师会提前教家长带孩子去公众场合前,给孩子戴降噪耳机或嚼咬胶,先帮他们“调低”外界刺激的强度。
如果孩子在商场突然尖叫,老师建议家长不要马上批评,而是先观察孩子周围有什么“不对劲”。比如是不是灯光太闪、地面太滑让孩子踩不稳,或者看到了形状奇怪的装饰品。找到原因后,带孩子到安静角落,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安抚,比如递上常玩的小玩具、轻声重复他们喜欢的儿歌,等孩子情绪平静些再慢慢引导。
中心的老师还会教家长用“视觉提示卡”帮助孩子。比如出门前给孩子看画有商场、耳机、安静符号的卡片,用简单语言说“今天去商场,听到太吵就戴耳机,我们慢慢走”。有些孩子对时间敏感,家长可以用沙漏或手机倒计时,告诉孩子“玩10分钟沙漏就回家”,让孩子心里有预期,减少因未知引发的尖叫。
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会提前教他们用简单手势表达需求。比如想离开时拉家长的手往门口走,想休息时指一指椅子。家长平时在家多和孩子练习这些手势,到了公众场合孩子就知道“不用尖叫也能让爸爸妈妈明白”。
星贝育园的老师提醒家长,每个孩子尖叫的原因可能不一样。有的孩子是因为累了,有的是对某种气味敏感,需要耐心观察记录。比如某次在餐厅尖叫后,家长发现是厨房飘来的油烟味让孩子不舒服,下次再去就提前选远离厨房的座位。通过这样一点点了解孩子的“小信号”,就能慢慢减少公众场合尖叫的情况,让孩子更自在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