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常常会遇到自闭症儿童在穿衣时表现出强烈抗拒的情况。这一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感官不适因素。
从触觉方面来看,许多自闭症儿童对衣物材质极为敏感。粗糙的面料,如粗棉、麻质的衣服,穿在身上会让他们感觉像是有无数小刺在扎皮肤,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即使是一些看似柔软的面料,若存在缝线不平整、标签过于硬挺等情况,也会让他们如坐针毡。比如,小宇穿上一件新的棉质 T 恤,仅仅因为衣服内侧的标签没有处理好,一直在摩擦他的脖颈,他就哭闹不止,拼命想要脱掉衣服。而且,不同材质衣物的重量和质感也会影响他们。厚重的冬季外套可能让他们觉得行动受限,仿佛被束缚住,从而产生抗拒情绪。
视觉上,某些颜色鲜艳、图案复杂的衣物会给自闭症儿童带来过度刺激。他们的视觉系统可能对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繁杂的图案难以适应,就像面对一幅眼花缭乱的抽象画。当看到衣服上夸张的印花或刺眼的配色时,他们会感到不安,进而抗拒穿上这类衣服。例如,小萱看到一件带有大朵亮色花朵图案的裙子,直接表现出厌恶的表情,拒绝尝试穿上。
听觉上,穿衣过程中衣物摩擦产生的沙沙声、拉链拉动的刺耳声音,对于听觉敏感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可能如同噪音一般难以忍受。每次穿带有拉链的外套时,小辉都会因为拉链拉动时发出的尖锐声响而捂住耳朵,身体不停地扭动,拒绝配合穿衣。
针对这些问题,星贝育园的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细致且有效的应对方法。在选择衣物时,老师们会精心挑选材质柔软、光滑,缝线平整且无明显标签的衣服,优先考虑颜色柔和、图案简洁的款式,减少视觉和触觉上的不良刺激。比如,为孩子们准备纯棉的、颜色素净的宽松上衣和裤子。
在穿衣过程中,老师会放慢动作,轻声细语地安抚孩子,提前告知他们每一个穿衣步骤,降低未知带来的恐惧。当穿带有拉链的衣服时,老师会先轻轻拉动拉链,让孩子逐渐熟悉声音,或者在拉链上涂抹一些润滑剂,减少噪音。同时,老师还会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孩子穿衣,把穿衣过程变成有趣的互动,如把穿袖子说成是 “给手臂找个温暖的家”,以此来分散孩子对感官不适的注意力。
此外,老师们会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适应不同材质、款式的衣物。从最舒适的衣物开始,逐渐引入稍微复杂一点的款式,让孩子在心理和感官上慢慢适应。通过这些耐心的引导和科学的方法,自闭症儿童在穿衣时的抗拒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逐渐能够更顺利地配合穿衣,减少了因感官不适带来的困扰,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