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日常活动里,我们时常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开展搭积木活动,孩子们本应在欢声笑语中携手搭建起奇幻世界,可自闭症儿童却常常游离于合作之外,拒绝与小伙伴一同参与。这一行为不仅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也引发了我们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深度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看似充满趣味与互动性的搭积木合作中,选择独自坚守自己的小天地呢?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日常活动里,我们时常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开展搭积木活动,孩子们本应在欢声笑语中携手搭建起奇幻世界,可自闭症儿童却常常游离于合作之外,拒绝与小伙伴一同参与。这一行为不仅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也引发了我们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深度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看似充满趣味与互动性的搭积木合作中,选择独自坚守自己的小天地呢?
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交障碍,这是他们拒绝合作搭积木的关键因素。他们很难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和意图。在搭积木场景中,小伙伴们可能会有自己对搭建造型的设想,如想搭一座城堡或者一艘轮船。但自闭症儿童往往无法领会这些想法,也不明白合作意味着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目标。他们更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摆弄积木,对于他人的参与和互动缺乏兴趣与回应,难以与小伙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同时,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刻板行为和对常规的执着。在他们独自搭积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模式和流程,比如总是先从特定形状的积木开始,按照固定顺序摆放。当有小伙伴加入时,合作搭建势必会打破他们原有的模式,引入新的搭建思路和动作,这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焦虑。例如,小伙伴可能会先拿了自闭症儿童习惯先用的那块积木,或者改变了积木的摆放顺序,这些变化都可能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适应,进而拒绝继续合作。
再者,沟通能力的缺陷也严重阻碍了他们在搭积木时的合作。自闭症儿童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明显滞后。在合作搭积木时,需要通过语言交流来确定搭建方案、分配任务等。但他们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要搭建什么,也难以理解小伙伴给出的建议和指令。当沟通不畅时,合作就难以顺利开展,久而久之,他们便对与他人合作搭积木产生了抵触情绪。
针对自闭症儿童在搭积木时拒绝合作的问题,星贝育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首先,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会组织专门的社交技能训练。利用简单的游戏,如传球游戏,让自闭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关注他人、轮流参与,初步建立社交互动意识。然后逐渐过渡到与搭积木相关的社交活动,如小组讨论搭积木的创意,鼓励自闭症儿童倾听小伙伴的想法,并尝试表达自己的简单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提升他们理解他人意图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在搭积木活动开始前,教师会与自闭症儿童一起制定详细的搭建计划,并向他们明确解释合作的流程和每个小伙伴的任务。比如,大家一起搭一个小镇,有的负责搭房子,有的负责搭建街道,有的负责制作树木等。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辅助说明,确保自闭症儿童清楚了解整个合作过程。同时,从简单的合作任务入手,如先让两个孩子一起合作搭建一个小房子,随着他们合作能力的提升,再逐渐增加难度和参与人数。
星贝育园还注重强化积极行为。当自闭症儿童尝试与小伙伴合作搭积木时,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配合动作,如递给小伙伴一块积木,教师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一颗小糖果或者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夸赞 “你和小伙伴配合得真好”。通过这种方式,强化他们的合作行为,让他们逐渐认识到合作搭积木能够带来积极的体验和结果,从而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合作的意愿。通过持续的干预和引导,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在搭积木时拒绝合作的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奠定基础。